(090703)
一、学科简介
森林保护学学科隶属林学一级学科下设置的二级学科,是我校的传统优势学科之一。学科于200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立足于亚热带地区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和非生物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繁并急需要监控和治理的实际,着眼于国家森林生态安全和两山转化对高级人才的重大战略需求,培养能在林业、园林、森林与环境保护、海关、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生产和管理工作的创新型与复合型人才。
本学科现有在职教师10人,其中,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7人,中级职称2人;博士学历8人,硕士学历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6人。学科聚焦区域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针对区域林业抵抗自然灾害能力不足和生态服务功能较弱等重大挑战,从宏观和微观尺度上开展森林有害生物、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和森林非生物灾害的成灾机理及调控机制理论与实践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工作。目前本学科已形成了林木害虫综合防控、林木病害综合防控、林业气象与火灾管理等3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在马尾松、湿地松等生态公益林和毛竹、油茶等经济林以及园林景观植物的有害生物普查、监测预警与生态防控方面有着丰富的学术积累;在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控、马尾松毛虫生态治理上开展了一定规模的技术推广;在森林防火技术体系研究、3S技术在森林防火和气候区划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并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研究特色和优势,为区域森林安全的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本学科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国家气象局、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厅、江西省林业局等国家与省部级纵向项目50余项,承接了地方政府、自然保护区和企事业单位的有害生物灾害、火灾以及资源普查等横向项目20余项;出版地方优秀教材和国家级教材7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和省农科教突出贡献奖8项、江西省高校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3项、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期刊论文30余篇,国内A类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
二、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1、培养目标
培养和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深刻理解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系统掌握本学科宽厚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同时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在森林保护学科基础理论或技术创新领域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具有能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及相关企事业独立开展本学科相关前沿科学研究、教学与管理的本学科领域的高层次拔尖创新型人才。
2、基本要求
1)思想品德要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求实创新,团结合作,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2)业务素质要求: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掌握森林保护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熟悉本学科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前沿动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学科发展趋势分析的能力;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攀登本门学科高峰和开辟新领域做出创造性新成果的能力。
3)外语能力要求: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熟练的阅读能力,较好的写、译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能力,能熟练地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具有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身体素质要求:具有能适应林业建设和在艰苦条件下开展工作所需要的健康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长期坚持在林区野外开展调查或观测工作。
三、主要研究方向
方向1:林木害虫综合防控
本方向主要开展昆虫行为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等基础研究;林木中重要害虫及入侵昆虫的发生机制及可持续控制技术、天敌昆虫繁殖保护与利用技术等应用基础研究。
方向2:林木病害综合防控
本方向主要开展林木主要病害的流行机理与早期监测和综合治理等基础理论研究,开展植物菌根菌、微量元素转化功能微生物、虫生真菌、食药用真菌的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等应用技术体系研究。
方向3:林业气象与火灾管理
本方向主要开展森林小气候、全球气候变化对森林植被的影响;森林火灾、气象灾害等环境灾害因子的发生规律、监测与预警;防火树种筛选、森林灾害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综合管理的理论和技术研究。
四、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校批准,可延长学习年限,但一般不超过7年。
五、培养方式和方法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重点培养博士研究生的优良学风,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以及创新能力。
1、采取理论学习、科学研究、教学实践、学术交流和社会考察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进行系统培养,使研究生既能全面深入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能系统掌握本学科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课程教学采用启发式和研讨式方法,激发博士研究生的创造性,培养博士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研究生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
2、在指导方法上,采取导师总体负责和学科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成立博士生指导小组,也可聘请副导师。跨学科或交叉学科培养博士生时,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副导师或组成指导小组协助指导。聘请的副导师必须为正高级职称,导师组成员必须具有副教授以上或相当职称。
指导教师在学校主管部门的监督下,全面负责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因材施教,对每一个研究生制订出具体的培养计划(教学计划、学位论文计划等),认真实施。
学科组必须关心研究生的健康成长。督促他们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关心时事政策、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协助指导老师指导研究工作的专业理论学习、实验、科研、教学实践等活动。具体负责教学计划实施和考查工作。研究生本人应特别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作用在于培养、启发他们全面思考独立分析、正确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所修学分的总和应在10-12学分,其中学位课为6-7学分,非学位课4-5学分,以16学时为1学分。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见附表。
七、核心课程内容简介
1. 森林保护学专题(Topic of Forest Protection)
本课程主要介绍我国当前林业中主要的生物和非生物灾害的发生特点与防治策略,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国森林保护学科不同领域(包括森林昆虫、森林病理和森林火灾等其它灾害)当前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国际最新的研究热点、研究成果以及未来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的趋势。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昆虫学学科发展报告.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 中国昆虫学会. 昆虫学报. 中文核心期刊.
[3] 中国林学会. 林业科学. 中文核心期刊.
[4] 中国菌物学会. 菌物系统. 中文核心期刊.
[5]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 植物病理学报. 中文核心期刊.
[6] 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 SCI 源期刊.
[7] Journal of Phytopathology. SCI源期刊.
[8] Studies in Mycology. SCI源期刊.
[9] Nature climate change, SCI源期刊.
[10]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SCI源期刊.
2. 昆虫行为生态学(Insect Behavioral Ecology)
本课程是研究昆虫的行为类型、模式及其行为产生机制的一门科学。重点介绍昆虫行为发生的遗传、神经、生理、生态等机理等行为学基础,以及昆虫的定向、移动、通讯、取食、繁殖、占区、社会生活等各种行为表现及其功能,全面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昆虫行为学的研究动态、国际最新的研究热点、研究成果以及发展趋势。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 秦玉川主编. 昆虫行为学导论. 科学出版社. 2009.
[2] 尚玉昌主编. 动物行为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3] 周光益, 顾茂彬, 王旭编. 昆虫行为观察与研究. 广东科技出版社. 2022
[4] Animal Behavior. SCI源期刊.
[5] Journal of Insect Behavior, SCI源期刊.
[6] Journal of Evolution Biology, SCI源期刊.
[7] Behavior Ecology, SCI源期刊.
3. 分子植物病理学(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
本课程主要介绍与分子植物病理学相关的遗传、生理和生物化学基本概念;与病原物致病性和寄主抗病性有关的遗传背景及有关分子生物学机理;寄主-病原物互作的分子信号和信号传递机制;分子植物病理学在防病实践和其他领域中的应用;全面掌握分子植物病理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 王金生主编. 分子植物病理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2] Dyakov, Y.T. 主编. 分子植物病理学. 科学出版社. 2007.
[3] 许志刚主编. 普通植物病理学(第4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4] 李玉林主编. 分子病理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5] 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 SCI源期刊.
[6] European Plant Pathology. SCI源期刊.
[7] Journal of Phytopathology. SCI源期刊.
八、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
为保证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博士学位质量,实行论文的中期检查制度。在学位论文工作的中期(一般在第四学期),博士研究生要在学科内报告论文工作情况,学科审查小组要对其论文工作进展以及工作态度、精力投入等方面进行考查。并对论文工作中的问题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甚至另行立题。考查通过者,准予继续论文工作;否则,按肄业处理。论文中期检查由本学科统一组织。
九、实践环节
1、教学实践
博士生教学实践安排在第3~4学期,应面向本科生、硕士生承担不少于1周的教学工作量,必须是参加硕士、大学本、专科学生的教学活动,可试讲部分章节、辅导、指导实习、实验、课程设计、参加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参加教学基地建设、协助指导大学毕业班学生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工作等等。
已从事过大学本科教育两年或两年以上的或师范本科院校教育类专业毕业的可免修。
2、社会实践
博士生应在第3~4学期积极参加有关的学术活动以开阔眼界,开拓思维追踪学科前沿,时间不少于2周。
十、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要环节。博士生论文要突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它包括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科学实验或调研、撰写学位论文和论文的中期检查等主要环节。
1、开题报告
博士生在第二学期即进入论文选题阶段,所有博士研究生必须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包括文献综述、研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实验方法及技术路线、工作特色及难点、预期成果及可能创新点等。开题报告应在本学科范围内集中、公开地进行,并由以博士生导师为主体组成的考核小组评审。开题报告会应吸收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若学位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新做选题报告,以保证课题的前沿性和创新性。评审通过的选题报告,应以书面形式由院审批后,交研究生处备案。
2、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1)论文的选题是当前学科的前沿课题,或是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实践问题,应在学术上或对国民经济建设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2)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3)论文应是一篇系统、完整、水平较高的学术论著,并能够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
4)应表明作者掌握了森林保护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应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高层次管理工作的能力;
5)学位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坚持实践性原则,论文内容应以本人所收集、整理或实验的第一手资料为主;
6)论文要观点鲜明、文句表达通顺、精练,书写格式、文符规范,数据可靠、计算准确、图表清楚,能准确表达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提出结论、论文规模7~10万字。
3、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博士生必须完成上述各个教学和培养环节,并达到规定的学分,完成论文的撰写,由导师同意后送审通过,方可申请博士论文答辩。申请答辩与学位授予按我校有关规定进行。此外,博士生申请学位前学术成果应达到赣农大林园发[2021]02号文件的要求。
十一、附表:森林保护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安排表
类 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授课方式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学位课 (6-7学分)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2 | 1 | 讲授 | 考查 | 必修 |
博士英语 | 1-2 | 1 | 讲授 | 考试 | 提高班1学分; 普通班2学分;必修 |
高级森林生态学 | 2 | 1 | 讲授 | 考核 | 必修 |
森林保护学专题 | 1 | 1 | 讲授、研讨 | 考核 | 必修 |
非学位课 (4-5学分) | 林学学科文献阅读与论文写作 | 1 | 1 | 讲授 | 考查 | 必修 |
林学研究进展 | 1 | 1 | 讲授 | 考查 | 选修 |
昆虫行为生态学(方向1) | 1 | 1 | 讲授、研讨 | 考核 | 方向1必修 |
资源昆虫学(方向1) | 1 | 1 | 讲授、研讨 | 考核 | 选修 |
分子植物病理学(方向2) | 1 | 1 | 讲授、研讨 | 考核 | 方向2必修 |
森林菌物研究专题(方向2) | 1 | 1 | 讲授、研讨 | 考核 | 选修 |
林火生态与管理(方向3) | 1 | 1 | 讲授、研讨 | 考核 | 方向3必修 |
气象灾害专题(方向3) | 1 | 1 | 讲授、研讨 | 考核 | 选修 |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 1 | 2 | 讲授、研讨 | 考查 | 选修 |
Seminar | 1 | 1-4 | 研讨、读书报告 | 考核 | 必选,开放式课程 |
学术报告与讲座(至少3次) | 1 | 1-5 | 报告、讲座 | 考核 |
实践性课程 | 教学实践 | 1 | 3-4 | 导师指导 | 考查 | 1周以上 |
社会实践 | 1 | 3-4 | 导师指导 | 考查 | 2周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