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01)
一、学科(专业)简介
林木遗传育种学科隶属林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现有正高5人,副高3人,具博士学位9人,博士生导师5人,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1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 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1人,已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较高、实力雄厚、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学和科研队伍。近五年来,本学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等各类项目20余项,获省部科技进步二、三等奖5项,在国内外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
二、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博士生的培养必须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贯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培养在国民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要求博士生:
(1)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求实创新,团结合作,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研究方向、现状及前沿动态,并对相关学科知识有比较深入得了解,掌握水土保持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具有组织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高层次管理工作及开辟新领域并作出创新性成果的能力;适于到高等学校、科研、规划、管理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规划、管理或产品设计等高级专门技术工作,能够成为用人单位的专家或学术带头人。
(3)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熟练的阅读能力,较好的写、译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能力,能熟练地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具有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4)身心健康,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格。
三、主要研究方向
(1)林木遗传改良
(2)林木种质资源评价与创制
四、学习年限
博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校批准,可延长学习年限,但一般不超过7年。
五、培养方式和方法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主,重点培养博士研究生的优良学风,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以及创新能力。
(1)采取理论学习、科学研究、教学实践、学术交流和社会考察等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进行系统培养,使研究生既能全面深入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能系统掌握本学科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课程教学采用启发式和研讨式方法,激发博士研究生的创造性,培养博士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研究生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
(2)在指导方法上,采取导师总体负责和学科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成立博士生指导小组,也可聘请副导师。跨学科或交叉学科培养博士生时,应从相关学科中聘请副导师或组成指导小组协助指导。聘请的副导师必须为正高级职称,导师组成员必须具有副教授以上或相当职称。
指导教师在学校主管部门的监督下,全面负责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因材施教,对每一个研究生制订出具体的培养计划(教学计划、学位论文计划等),认真实施。
学科组必须关心研究生的健康成长。督促他们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关心时事政策、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协助指导老师指导研究工作的专业理论学习、实验、科研、教学实践等活动。具体负责教学计划实施和考查工作。研究生本人应特别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作用在于培养、启发他们全面思考独立分析、正确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所修学分的总和应在10-12学分,其中学位课为6-7学分,非学位课4-5学分,以16学时为1学分。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见附表。
七、核心课程内容简介(3门)
1. 高级森林生态学(Advanced Forest Ecology)
主要讲授生态学发展历程和趋势;森林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理论及其研究进展;分子生态、生理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生态系统生态、景观生态、生态退化与生态恢复、林火生态以及全球生态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生态学研究新手段与新方法。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 李俊清主编. 森林生态学(第3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年
[2] Kimmins主编. Forest Ecology ,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年
[3] 方精云, 刘玲莉主编. 生态系统生态学—回顾与展望,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1年
[4] Chapin FS, Matson PA, Vitousek PM. Principles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 Ecology (Second Edition), Springer, 2011.
[5] 植物生态学报,中国生态学会主办
[6] 生态学报,中国生态学会主办
[7] 应用生态学报,中国生态学会主办
[8] Ecology,美国生态学会主办
[9] Journal of Ecology,英国生态学会主办
2. 林木遗传育种研究进展(Advances in the research of forest tree genetics and breeding)
主要讲授国内外林木育种发展现状与趋势、林木树种多世代育种、杂种优势、重要产量与质量性状的调控机制、分子辅助育种及林木种质创新、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林木分子设计育种的理论技术和应用进展,掌握学科的前沿进展。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 陈晓阳沈熙环主编. 林木遗传育种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20
[2] 林业科学 中国林学会主办
[3] 遗传 中国遗传学会主办
[4] 植物学报中国植物学会主办
[5] PLANT CELL 美国植物生物学会主办
3.林木群体与数量遗传学专题(Tree population genetics and quantitative Genetics)
群体遗传学是应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研究群体的遗传变化规律的学科,研究群体中基因的分布.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维持和变化的科学。数量遗传学采用数理统计和数学分析方法研究数量性状遗传,主要解析群体的遗传结构、基因型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各种不同遗传交配设计。本专题基于群体遗传学和数量遗传学原理来探讨生物进化的机制、分析和预测性状变异的遗传规律,作为林木育种的参考。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 王建康 著. 数量遗传学, 科学出版社, 2017年
[2] 孔繁玲 编. 植物数量遗传学,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
[3] 徐刚标 著. 植物群体遗传学. 科学出版社,2009
[4] 遗传,中国遗传学会主办
[5] 林业科学,中国林学会主办
八、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
为保证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博士学位质量,实行论文的中期检查制度。在学位论文工作的中期(一般在第四学期),博士研究生要在学科内报告论文工作情况,学科审查小组要对其论文工作进展以及工作态度、精力投入等方面进行考查。并对论文工作中的问题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甚至另行立题。考查通过者,准予继续论文工作;否则,按肄业处理。论文中期检查由本学科统一组织。
九、实践环节
1.教学实践
博士生教学实践安排在第3~4学期,应面向本科生、硕士生承担不少于1周的教学工作量,必须是参加硕士、大学本、专科学生的教学活动,可试讲部分章节、辅导、指导实习、实验、课程设计、参加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参加教学基地建设、协助指导大学毕业班学生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工作等等。
已从事过大学本科教育两年或两年以上的或师范本科院校教育类专业毕业的可免修。
2.社会实践
博士生应在第3~4学期积极参加有关的学术活动以开阔眼界,开拓思维追踪学科前沿,时间不少于2周。
十、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要环节。博士生论文要突出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它包括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科学实验或调研、撰写学位论文和论文的中期检查等主要环节。
(1)开题报告
博士生在第二学期即进入论文选题阶段,所有博士研究生必须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包括文献综述、研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实验方法及技术路线、工作特色及难点、预期成果及可能创新点等。开题报告应在本学科范围内集中、公开地进行,并由以博士生导师为主体组成的考核小组评审。开题报告会应吸收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若学位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新做选题报告,以保证课题的前沿性和创新性。评审通过的选题报告,应以书面形式由院审批后,交研究生处备案。
(2)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1.论文的选题是当前学科的前沿课题,或是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实践问题,应在学术上或对国民经济建设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2.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3.论文应是一篇系统、完整、水平较高的学术论著,并能够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
4.应表明作者掌握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应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高层次管理工作的能力;
5.学位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坚持实践性原则,论文内容应以本人所收集、整理或实验的第一手资料为主;
6.论文要观点鲜明、文句表达通顺、精练,书写格式、文符规范,数据可靠、计算准确、图表清楚,能准确表达研究成果,实事求是地提出结论、论文规模7-10万字。
(3)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
博士生必须完成上述各个教学和培养环节,并达到规定的学分,完成论文的撰写,由导师同意后送审通过,方可申请博士论文答辩。申请答辩与学位授予按我校有关规定进行。此外,博士生申请学位前学术成果应达到赣农大林园发[2021]02号文件的要求。
十一、附表:
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安排表
类 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授课方式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学位课 (6-7学分)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 2 | 1 | 讲授 | 考查 | |
博士英语 | 1-2 | 1 | 讲授 | 考试 | 提高班1学分; 普通班2学分 |
高级森林生态学 | 2 | 1 | 讲授 | 考查 | |
林木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 2 | 1 | 讲授、研讨 | 考查 | |
非学位课 (4-5学分) | 林学学科文献阅读与论文写作 | 1 | 1 | 讲授 | 考查 | 按一级学科授课,必修 |
林木群体与数量遗传学专题 | 1 | 1 | 讲授、研讨 | 考查 | 必修 |
林学研究进展 | 1 | 1 | 讲授、研讨 | 考查 | 选修 |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 1 | 2 | 讲授、研讨 | 考查 | 选修 |
Seminar | 1 | 1-4 | 研讨、读书报告 | 考核 | 必选,开放式课程 |
学术报告与讲座(至少3次) | 1 | 1-5 | 报告、讲座 | 考核 |
实践性课程 | 教学实践 | | 3-4 | 导师指导 | 考查 | 1周以上 |
社会实践 | | 3-4 | 导师指导 | 考查 | 2周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