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01)
一、学科(专业)简介
林木遗传育种学科隶属林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现有正高5人,副高3人,具博士学位9人,博士生导师5人,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1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 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1人,已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较高、实力雄厚、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学和科研队伍。近五年来,本学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等各类项目20余项,获省部科技进步二、三等奖5项,在国内外重要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
二、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林木遗传育种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
(1)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求实创新,团结合作,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本学科研究方向、现状及前沿动态,并对相关学科知识有比较深入得了解,掌握水土保持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具有组织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高层次管理工作及开辟新领域并作出创新性成果的能力;适于到高等学校、科研、规划、管理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规划、管理或产品设计等高级专门技术工作,能够成为用人单位的专家或学术带头人。
(3)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熟练的阅读能力,较好的写、译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能力,能熟练地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具有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主要研究方向
(1)林木遗传改良
(2)林业生物技术
(3)园林植物遗传育种
四、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6年。
五、培养方式和方法
采取理论学习、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进行系统培养,使研究生既能全面深入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能系统掌握本学科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同时具有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素质和技能。
在指导方法上,采取导师总体负责和学科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培养指导。指导教师在学校主管部门的监督下,全面负责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因材施教,对每一个研究生制订出具体的培养计划(教学计划、学位论文计划等),并协助组织开题报告,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须主动参与导师有关科研工作,使硕士研究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实验技能、创新能力和从事生产实践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所修学分的总和应在27-28学分,其中学位课为14-15学分,非学位课12学分,以16学时为1学分。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见附表。
七、核心课程内容简介(5门)
1. 森林生态学(Forest Ecology)
主要讲授生态学发展历程和趋势;森林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理论及其研究进展;分子生态、生理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生态系统生态、景观生态、生态退化与生态恢复、林火生态以及全球生态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生态学研究新手段与新方法。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 李俊清主编. 森林生态学(第3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年
[2] Kimmins主编. Forest Ecology ,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年
[3] 方精云,刘玲莉主编. 生态系统生态学—回顾与展望,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1年
[4] Chapin FS, Matson PA, Vitousek PM. Principles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 Ecology (Second Edition), Springer, 2011.
[5] 植物生态学报,中国生态学会主办
[6] 生态学报,中国生态学会主办
[7] 应用生态学报,中国生态学会主办
[8] Ecology,美国生态学会主办
[9] JournalofEcology,英国生态学会主办
2. 林木遗传改良 (Tree Genetic Improvement)
主要讲授林木改良体系,遗传资源保护、管理和利用,树木地理变异及优良种源选择;种子园营建技术,林木遗传测定及多世代改良,杂交的遗传效应及利用,无性繁殖的遗传效应及利用;抗性育种和材性育种的基本理论,重要树种的改良方案等。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 陈晓阳 沈熙环 主编.林木育种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2] 陈晓阳 沈熙环 主编. 林木遗传育种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20
[3] 王明庥 主编.林木遗传育种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4] Bruce Zobel,John Talbert.Applied Forest Tree Improvement. John
Wiley & Sons Inc.1984
[5] 相关中英文期刊
3. 分子遗传学(Molecular Genetics)
分子遗传学主要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机制的遗传学分支学科,主要以遗传信息的结构、功能、传递和表达为主线展开,从基本的遗传现象深入到分子基础,从核内遗传到核外遗传、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的遗传分析等,全面阐述遗传学的发展历史、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内容、遗传的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遗传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等,使得学生在群体、个体、基因和表观遗传水平的不同层次对遗传学有较为完整的认识。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 贺竹梅 主编.现代遗传学教程:从基因到表型的剖析(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年
[2]J.E 克雷布斯 主编.Lewin 基因Ⅻ,科学出版社, 2021年
[3] D.L. 哈特尔,M. 鲁沃洛主编. 遗传学: 基因和基因组分析(第八版),科学出版社, 2015年。
[4] 遗传, 中国遗传学学会主办
[5] Horticultural research, 南京农业大学主办
4. 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
细胞遗传学是遗传学与细胞学相结合的一个遗传学分支学科。遗传学和细胞学结合建立了细胞遗传学,主要是从细胞学的角度,特别是从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染色体和其他细胞器的关系来研究遗传现象,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机制。研究对象主要是真核生物,特别是包括人类在内的高等动植物。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宋同明,陈绍江主编. 植物细胞遗传学(第2版), 科学出版社, 2009年
[2]陈宏主编. 细胞遗传学, 科学出版社, 2022年
[3]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和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共同主办
[4] PLANT CELL, 美国植物生物学家协会主办
[5] Cell, 美国细胞出版社
5. 群体遗传学(Population Genetics)
讲授群体遗传学的有关概念和方法背景;了解哈迪—温伯格定律,比较一个种群随时间变化的实际遗传结构与在哈迪一温伯格平衡时预期的遗传结构;讲授随机遗传漂变、基因流和自然选择对群体遗传结构影响的重要性和进化效应;讲授近交及有关近交体系、非随机交配效应分析、遗传符合理论与适应度、中性学说与选择学说、种群分化与遗传距离等理论概念;介绍群体遗传学在树木改良与遗传保护中的应用及用于群体遗传学分析的相关软件包。
主要教材与阅读文献
[1] 胡新生等编著. 林木群体遗传学,中国林业出版社,2021年
[2] 袁志发著. 群体遗传学、进化与熵,科学出版社,2011年
[3] 徐刚标著. 植物群体遗传学,科学出版社,2009年
八、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
硕士生的中期考核要求入学后第四学期内,开题报告后,由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统一组织和实施。考核审查小组应对考核对象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和科研能力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分流,最后由研究生院审核、备案。具体要求按《51吃瓜关于研究生中期考核的规定(修订)》执行。
九、实践环节
1.教学实践
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安排在第3~4学期,应面向本科生承担不少于1周的教学工作量,必须是参加大学本科学生的教学活动,可试讲部分章节、辅导、指导实习、实验、课程设计、参加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参加教学基地建设、协助指导大学毕业班学生的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工作等等。
已从事过大学本科教育两年或两年以上的或师范本科院校教育类专业毕业的可免修。
2.社会调查与科学考察
硕士研究生生应在第3~4学期积极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赴野外参加调查、取样等实践活动,时间不少于3周。
十、学位论文
(1)科学研究
1 选题 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组织地调查、收集、阅读、分析和评价有关文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选题。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开题报告书的撰写。
2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书首先应征得导师认可,并在开题报告会前一周送达考核小组成员审阅。开题报告由考核小组进行论证,论证通过者,以书面形式报所在学院审批备案。在此基础上,硕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尽快拟定论文的具体工作计划,并予以实施。具体要求按《51吃瓜关于学术型研究生开题报告的规定》执行。
3 科学实验或社会调查 科学实验或社会调查是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的基石,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动手完成。研究生在科学实验或社会调查过程中,在导师指导下,学习和掌握适当的数据收集方法,学习和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和数据采集规范,能运用正确的统计方法和手段,自己动手取得学位论文所需要的第一手数据和资料。
(2)学位论文
1 论文工作中期报告 为使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得到所在学科集体的帮助,应阶段性的向所在学科教师做科研报告。进入论文中期阶段后,由硕士研究生报告科研工作的阶段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听取建议,改进论文工作。
中期研究报告后,由硕士生填写《51吃瓜攻读研究生论文工作中期报告情况表》,由指导教师审核后,送交研究生处备案。
2 撰写学位论文的要求 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是硕士研究生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应表明作者硕士研究生应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选题体现学科前沿和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创新性。学位论文应是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完成的,结论和所引用的资料详实准确,字数约在2-3万字。学位论文必须遵守学术规范。硕士研究生用于做学位论文的时间,一般不少于1年。
3 学术成果要求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学术成果应达到赣农大林园发[2021]02号文件的要求。
4 论文送审、答辩与学位授予 研究生必须完成上述课程学习、修满规定的学分,论文发表及学位论文等各项都达到规定的要求,经导师同意,论文经盲审通过后,学位论文方可提交答辩。由学院按照《51吃瓜学位授予细则》的要求,组织论文评审和答辩委员会。
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后,提交校学位委员会审批,审批通过者,即可授予学位,颁布发硕士学位证书和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十一、附表:林木遗传育种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安排表
类 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授课 方式 | 考核 方式 | 备 注 |
|
学 位 课 | 公共学位课 (6-7学分)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2 | 1 | 讲授 | 考试 | |
|
学硕英语 | 3 | 2 | 讲授 | 考试 | 分级 教学 |
|
学硕专业英语写作 | 1 | 2 | 讲授 | 考试 |
|
自然辩证法 | 1 | 2 | 讲授 | 考试 | 二选一 |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 | 2 | 讲授 | 考试 |
|
专业基础课 (8学分) | 林学学科文献阅读与写作 | 1 | 1 | 讲授 | 考查 | 按一级学科开设 |
|
森林生态学 | 2 | 1 | 讲授 | 考查 | 按一级学科开设 |
|
林木遗传改良 | 2 | 1 | 讲授 | 考查 | |
|
分子遗传学 | 1 | 1 | 讲授 | 考查 | |
|
细胞遗传学 | 1 | 1 | 讲授 | 考查 | |
|
群体遗传学 | 1 | 1 | 讲授 | 考查 | |
|
非学位课 | 必选课 (8学分) | 高级生物统计与分析(上) | 3 | 1 | 讲授,研讨 | 考查 | 按一级学科开设 |
|
数量遗传学 | 1 | 2 | 讲授,研讨 | 考查 | |
|
林业生物技术 | 1 | 2 | 讲授,实验 | 考查 | |
|
高级植物生理学导论 | 2 | 1 | 讲授,实验 | 考查 | 跨一级学科(专业类别)选修1门 |
|
Seminar | 1 | 1-4 | 研讨、读书报告 | 考核 | 必选,开放式课程 |
|
学术报告与讲座(至少3次) | 1 | 1-5 | 报告与讲座 | 考核 | |
|
选修课 (5学分) | 高级生物统计与分析(下) | 2 | 2 | 讲授,研讨 | 考查 | |
|
生物信息学 | 2 | 1 | 讲授,研讨 | 考查 | |
|
公务员能力养成 | 1 | 2 | 讲授,研讨 | 考查 | |
|
中国哲学与智慧 | 1 | 2 | 讲授,研讨 | 考查 | |
|
音乐赏析 | 1 | 2 | 讲授,研讨 | 考查 | |
|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 1 | 2 | 讲授,研讨 | 考查 | |
|
文献检索与利用 | 1 | 2 | 讲授,操作 | 考查 | |
|
Python语言程序设计 | 2 | 2 | 讲授 | 考试 | |
|
C语言程序设计 | 2 | 2 | 讲授 | 考试 | |
|
实践性课程 | 教学实践 | 1 | 3-4 | 导师指导 | 考查 | 1周以上 |
|
社会实践与科学考察 | 1 | 3-4 | 组织、指导 | 考查 | 3周以上 |
|
培养环节 | 培养计划 | | 1 | | | |
|
开题报告 | | 3 | | | |
|
中期考核 | | 4 | | | |
|